当前位置: 郭利方心理工作室 > 家庭教育 > 亲子关系 > 正文

青少年喜欢玩游戏不爱读书如何开导

更新日期:2025-07-12 20:41:53  来源:bjzmyj.com

导读各位游戏少年们,你们好呀!我今天想跟你们唠唠读书和游戏的事儿。深夜台灯下,你们手指在屏幕上滑得飞起,划出一道道流星轨迹,可床头那本《三体》呢,书页还停留在第37页。“今晚一定要读完第三章”这话你们都不知道说了多少回,就跟游戏里的BOSS一样,每次你快通关了...

各位游戏少年们,你们好呀!我今天想跟你们唠唠读书和游戏的事儿。

深夜台灯下,你们手指在屏幕上滑得飞起,划出一道道流星轨迹,可床头那本《三体》呢,书页还停留在第37页。“今晚一定要读完第三章”这话你们都不知道说了多少回,就跟游戏里的BOSS一样,每次你快通关了,它就突然放大招,把你读书的计划全打乱。咱能不能把“读书VS游戏”这场战争,变成一场超有趣的探险呢?

游戏设计师那可真是世界上最懂人类快乐的魔术师!他们就像调酒师一样,精准调配多巴胺鸡尾酒。你每击败一个小怪,就奖励一把闪亮的武器;每解锁一个新地图,就弹出烟花特效。这些精心设计的“即时反馈”,能让你的大脑像被按下快进键一样兴奋。可书本呢,它就像个慢热的哲学家,得你用耐心当钥匙,才能打开层层包裹的智慧礼物。上周有个初中生跟我说,他玩《原神》能记住上百个角色的技能树,却记不住《水浒传》里108将的绰号。这说明啥?说明他记忆宫殿老强大了,就是还没找到合适的门。

咱来玩个思维游戏,把读书变成“闯关模式”。你可以设定“每日经验值”,读满20页就解锁一杯奶茶奖励。把章节标题想象成副本关卡,遇到难懂的段落,就当成需要反复练习的技能。有个高中生把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孙少平设定成自己的游戏角色,每读完一个章节就更新角色装备。结果三个月后,他不仅读完了全书,还写出了让老师惊掉下巴的读书笔记。

游戏教会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,就是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的实战演练。在《塞尔达传说》里,角色第10次掉进深渊,少年们还能笑着重开游戏。这种对挫折的豁达,就是面对考试失利时最需要的铠甲。你把“没读完书”当成游戏里的“未完成成就”,那些没记住的化学方程式,说不定就是等待解锁的隐藏关卡呢!

有个春日午后,我看到一群少年围坐在图书馆里,戴着VR设备“走进”《海底两万里》的鹦鹉螺号,用游戏手柄操控着尼摩船长的潜水艇。当书本里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光影,当历史事件变成可交互的场景,阅读就不再是孤独的跋涉,而是多人在线的史诗冒险。未来的答案或许就是这样,不用消灭游戏,让知识戴上像素的面具就行。

最后给你们个小彩蛋哈!下次打开游戏,在角色背包里放一本电子书。战斗间隙等待的时候,让文字像技能冷却一样悄悄流淌。你会发现,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书页,正在悄悄升级你的人生经验值。毕竟,真正的高手,永远能在多个世界里自由穿梭!

阅读全文